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监管层“松绑”房地产信托,增量融资能否迎来破局? 正文
时间:2025-07-06 17:23:2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监管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房地产的16条政策,引起强烈关注。消息显示,央行、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
监管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房地产的松绑16条政策,引起强烈关注。监管局消息显示,层房央行、地产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信托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增量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融资
此前,迎破房地产信托融资受到较多限制,松绑如今转向“鼓励”,监管局将有哪些重要意义?层房与此同时,受地产行业调整、地产房企信用频频“爆雷”影响,信托房地产信托成信托行业“违约大户”,增量政策之下,融资地产信托融资局面是否会破冰?
监管层对房地产信托融资的口径发生变化,从“限制”到“鼓励”。图/IC photo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
这份《通知》涵盖了保交楼、开发贷、信托贷款、贷款展期等支持房地产的内容,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周一(11月14日)股市开盘,地产股集体大涨。
值得关注的是,在《通知》中,信托融资单列一条:“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鼓励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型,在严格落实资管产品监管要求,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房地产企业和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依法合规为房地产企业项目并购、商业养老地产、租赁住房建设等提供金融支持。”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由于大规模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信托融资遭遇严监管,政策文件以及窗口指导多以压制为主。
2017年底,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展银信类业务,应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此后,信托业整顿成为银保监会的重点工作。2019年,针对部分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情况,银保监会曾对十家信托公司开展了约谈警示。当年,20余家信托公司被开罚单,多为房地产业务不合规。
2020年10月,银保监会信托部开展新一轮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排查,要求继续严控房地产信托规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房地产信托穿透监管,严禁通过各类形式变相突破监管要求,严禁为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提供通道,切实加强房地产信托风险防控工作。
严管之下,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持续下降。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房地产信托融资额同比下降75%左右。在房地产非银融资中,信托占比15%左右,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如今,在一系列稳房地产政策下,监管层对于房地产信托融资的口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限制”到“鼓励”。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这是目前高层对信托业务重要的政策转向和表态。过去几年信托支持房地产融资的做法是被压制的,今年上半年略有放松但主要针对租赁市场,而现在进一步放宽,所以此次政策可以理解为“房地产信托业务又一春”。
不过,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认为,鼓励信托等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对缓解房企资金困境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
首席经济学家邵东宇也认为,政策从开始执行到显现效果,需要一个过程,“政策放松边际会有改善,但是实际发挥作用,还需要观察。”
地产信托“踩雷”不断,新增投资非常谨慎
“即使房地产信托融资放开,也没有太大影响,这些信托公司已经在‘水’里了,很难再做新的融资。”一位信托从业人士表示。
信托产品曾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如今受到房地产行业困境影响,房地产信托也受到重挫,成为“违约大户”。
一份来自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2021年,房地产信托全年违约规模达917.11亿元,占总违约规模比例为61.34%。今年1-5月,房地产信托违约规模428.43亿元,占总违约规模比例达80.45%。
事实上,很多信托产品底层资产以房地产为主,随着房企“爆雷”不断,信托公司也频繁“踩雷”。业内人士认为,在严监管下,房地产信托规模已连续压降,但是存量仍处高位,随着房企信用“爆雷”,房地产信托也高度承压。
今年8月份,“中融-承安58号集合资金股权投资信托计划”自动进入延长期,预计展期不超过24个月。这是一款与融创集团关联的产品。此前,中融信托旗下的多个信托产品相继宣布展期。
与此同时,“2020年中诚信托梧桐2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中航信托·天启651号长沙中泛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兑付,均涉及房地产业务。
上述信托人士表示,之前信托公司在地产行业的融资量比较大,随着房企违约,自身也受到不小影响。如今即便政策松动,也很难再做增量业务,因为将原有的债务解决,都需要一段时间。
刘水认为,房地产市场还在筑底盘整,没有发生明显回暖,民营房企债务违约时有发生,金融机构包括信托等对民营房企避险情绪仍然很重,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比较大,信托机构参与房地产业务意愿不强。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房地产信托业务仍以存量化解为主,新增非常谨慎。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证券日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2025-07-06 17:15
招股书二度失效 珠海万达商管IPO之路再起波澜2025-07-06 17:00
10年涨价12次!更换包装后的涪陵榨菜还要涨?2025-07-06 16:50
整改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中信证券被采取监管措施2025-07-06 16:36
9月1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2025-07-06 16:30
腾讯辟谣:中国移动收购腾讯股权消息不实2025-07-06 16:24
无论淘抖,俞敏洪的工具而已2025-07-06 16:11
特斯拉降价!最高下调3.7万元,交付周期大幅缩短2025-07-06 15:27
面临上亿索赔? 这两家公司恐被退市2025-07-06 14:47
深交所多方面出实招助力民营企业融资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07-06 14:44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2025-07-06 17:04
近9成城市二手房降价!四季度楼市怎么走?2025-07-06 16:49
市场快评:大盘“空头陷阱” 把握“跌出机会”2025-07-06 16:35
约翰逊临阵弃选,英国有望迎来首位“印度裔首相”2025-07-06 16:32
惠普计划全球裁员至多6000人 美国科技公司裁员潮来袭2025-07-06 16:20
美股三季报=地雷阵?2025-07-06 15:38
美国副财长:相信亚洲经济体将有效抵御低迷前景2025-07-06 15:18
T97创始人独家回应:黑我的人称我是“要打败瑞幸的人”,这是我要的效果2025-07-06 15:04
这些非法涉诈APP!还有仿冒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的……2025-07-06 14:56
午评:北向资金净卖出92.62亿元 沪股通净卖出68.24亿元2025-07-06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