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憋了7年的大招!这一把能再度封神吗? 正文

憋了7年的大招!这一把能再度封神吗?

时间:2025-07-06 01:57:2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核心提示

动画电影《姜子牙》片尾彩蛋《深海》概念预告片惊鸿一瞥般的概念预告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画面的浓墨重彩也带来了极高的美学享受。短短1分钟的片段,因视效太过震撼收获万千网友翘首期待,一度登上热搜高

动画电影《姜子牙》片尾彩蛋《深海》概念预告片

惊鸿一瞥般的憋年概念预告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画面的大度封浓墨重彩也带来了极高的美学享受。短短1分钟的招把片段,因视效太过震撼收获万千网友翘首期待,憋年一度登上热搜高位;其大银幕呈现出“身临其境”的大度封真·3D效果,更令网友惊叹“跪着看完”、招把“目瞪口呆”、憋年“全程不舍得眨眼”。大度封

尽管《深海》的招把宣发做足了功夫,观众们清楚多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憋年剧情是“致命伤”,虽然有观众担心《深海》的大度封剧情可能会“有点掉链子”,但仍然抱有期待。招把

截图自微博

斥资2亿打造的憋年首部“粒子水墨动画”会赶超“大圣”吗?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斩获票房9.56亿元人民币,大度封对动画界和投资界而言,招把都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改道口。而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大圣》仅出资3000万,甚至曾一度“沦落”到需要众筹的境地。

相较于《大圣归来》,《深海》似乎“幸运”得多。据悉,投资方斥2亿打造《深海》,这应该是国内3D动画电影的最高投入,即使十月文化在控制成本方面做得已经非常好,但是依然耗资巨大。目前《深海》项目中十月文化投入占比为60%,为40%。之前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不过才出资1亿元。

指导过《大圣归来》的田晓鹏对《深海》有着发自内心的期待。田晓鹏说,《深海》是他孕育多年的“孩子”,是他一生要做的作品,故事已经在脑海多年,很早之前自己的微博名字就取名叫“深海异客”。

田晓鹏导演此前发微博称电影里的一张图做了4年还是无法令人满意

有了《大圣归来》的光环加身,又有雄厚资金支持《深海》,有网友调侃“《深海》那个传说中的技术要是成功了,田晓鹏在动画界就无敌了啊”。

对于这部作品的潜心热爱,田晓鹏期待能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动画电影,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目前好莱坞式三维动画成为世界主流,但如何用主流的三维技术呈现独特的东方水墨风格,成为困扰中国动画人的难题。《深海》团队也面临着画面“无从参考”的巨大考验。

电影《深海》海报。下同

技术的空白给了田晓鹏很大的“美学创新”空间,团队在前期投入了2年的视效研发时间,最终摸索出“粒子水墨”技术,才将三维与二维水墨融汇结合。例如,《深海》首次亮相便惊艳全网的一分钟概念预告片,背后是长达2年的反复试验。据悉,预告中单帧画面粒子数高达1-2亿、仅单帧渲染就需1小时。上世纪,中国的二维水墨动画曾惊艳世界,此番《深海》开创性地赋予“水墨”以三维生命,期待它能将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传递下去。

除了开发美学创新,在题材的原创性上,主创团队也经历了一番挖掘,用独特的东方美学演绎一个现代背景的奇幻故事:现代女主“参宿”首次亮相,心事重重的女孩与绚烂开阔的场景形成对照,猜测《深海》或将为观众提供一场逃离现实的“造梦之旅”。

对电影画面和拍摄技术的层层渲染,看上去“一切都很美”,但《深海》能成为下一个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吗?

自电影发布贴片预告后,唯美的画面引发了动漫爱好者的极高期待,“要坚信中国可以发展动画电影”。

观众对《深海》的褒奖与期待。图自微博

预告片中小主人公的形象,在海中航行的“深海大饭店”元素也让网友对标宫崎骏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原创性好像不太足?”。

图自微博

不同于真人电影有明星加持、一流导演保驾,被当今年轻观众赋予了极大情怀的动画电影,要想再度如《哪吒》那样成为爆款,难度其实相当大。在2019年金鸡奖的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谈到,“《哪吒》的高票房是一个意外”,暗指《哪吒》是在一众烂片里获得了“报复性”票房,他还说:“如果是有5部10亿的电影,整个市场会是健康的状况。”

七年的匠心独运会有怎样的票房结局?

“七年筹备制作背后,是可以被量化的庞大细节,和无法被量化的极致想象力。”彩条屋影业如此评价项目《深海》。

彩虹屋影业对《深海》的“赞誉”很高,“其中每一个一闪而过的场景,都经得起‘显微镜式’推敲”:例如,观众所看到的的“深海大饭店”搭建在一个巨大的鲸鱼型潜艇上,预告中仅2秒的大饭店“下潜”镜头,曝光了潜艇外壳上多达2000-3000株样式各异的珊瑚。此外,《深海》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也极为大胆:以预告中的大量奇观镜头为例,一反观众对深海“幽暗窒息”的刻板预期,《深海》中的海水如玻璃糖纸般五彩斑斓,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梦幻和极致的想象力。

耗时7年的《深海》的确想在中国动画电影领域做点“成绩”出来。据时光网此前对十月文化总裁刘伟的采访,7年来对《深海》的精耕细作,他们不光想做出一部自己满意的作品,还想通过这部作品验证中国动画创作的方法论。

换言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开发模式。如果这套方法论被验证是成功的,十月文化的其他项目进度都会加快,甚至会惠及整个动画行业。

十月文化希望将《深海》在动画工业上的探索比喻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就好像到少林寺学武功一样,正式习武之前先提两年水,练三年马步”刘伟说。

然而,受疫情影响影院上座率有限制,在大环境下的电影票房自然令人担忧;耗时7年筹制又迟迟未定档的《深海》也引来的投资者的一连串疑问。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深海》作为公司近期唯一一部制作完成,审核流程跑得差不多,且作为动画题材电影而不选择暑期档,不解!公司考虑的点在哪?是影片质量并不好?想去国庆档冲个几天?参考《姜子牙》的票房走势?

对于在平缓的暑期档取得好票房好口碑没有信心?疫情影响?可《独行月球》片方为什么就敢上?

如今年出品数还是这么稀稀拉拉的几部,我们中小股东还能用什么来支撑对于公司的信任?

光线传媒则在8月9日“平淡”地回复:《深海》目前还在过审中,具体上映档期需根据审批及市场情况择机安排,我们相信,优质的内容作品值得等待。

投资者与光线传媒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