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新规落地 银行信用卡业务戴上“紧箍” 正文
时间:2025-07-06 05:35:0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来源:北京商报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在便利群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扩张的不断深入,部分银行经营理念粗放、服务意识不强、风险管控不到位等情况也层出不穷。为规范银行信用卡业
来源:北京商报
近年来,紧箍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新规信用在便利群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落地但随着业务扩张的银行不断深入,部分银行经营理念粗放、卡业服务意识不强、紧箍风险管控不到位等情况也层出不穷。新规信用为规范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乱象,落地7月7日,银行银保监会、卡业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紧箍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新规信用长期睡眠卡率不得超20%,落地应当合理设置单一客户的银行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推动信用卡业务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卡业
长期睡眠卡率不得超20%
在信用卡业务蓬薄发展的今天,人手多张银行卡已是常事,但真正在用的却只有一两张,久而久之其他卡片就变为睡眠卡。近年来,已有多家银行开始进行“减负”运动,清理长期睡眠账户。
对银行来说,这些睡眠账户占用银行电脑资源、不方便管理,同时也增加了银行成本。为此,《通知》除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之外,也对银行信用卡长期睡眠卡划定了监管标准。
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政策法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
《通知》同时强调,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银保监会可根据监管需要,动态调降长期睡眠信用卡的比例限制标准。
设单一客户总授信额度上限
在此前的激进扩张中,有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不科学,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滥发卡、重复发卡情况突出,授信管控不审慎,导致无序竞争、资源浪费、过度授信等问题。银保监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指出,近一时期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粗放,服务意识不强,风险管控不到位,存在侵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行为。
在授信管理方面,《通知》要求,银行应当合理设置单一客户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并纳入该客户在本机构的所有授信额度内实施统一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单一合作机构或者具有关联关系的多家合作机构各类渠道获取信用卡申请的,批准信用卡的发卡数量合计不得超过本机构信用卡总发卡数量的25%,授信额度合计不得超过本机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的15%。
在授信审批和调整授信额度时,应当扣减客户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实施严格审慎的信用卡授信额度动态管理。强化信用卡风险模型管理,不得将风险模型管理职责外包。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总体上来看,监管还是希望能够从源头上促进信用卡行业健康发展,重点治理为了提高发卡量而出现各种违规行为和行业乱象。比如,银行和相关机构过度追求发卡量和市场份额;发卡过多导致授信过度;部分银行过度依赖外部合作机构,滋生风控隐患等。
从严审核多项债务记录客户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2.47亿张,同比增长3.26%。其中,借记卡84.47亿张,同比增长3.3%;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8.00亿张,同比增长2.85%。而从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来看,不少银行信用卡发卡数量仍保持增长态势。
为避免持卡人多头借贷风险,《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信用卡客户的资信审核,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合法渠道了解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实施必要的多维度交叉验证,自主审核判断客户身份和鉴别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对经查在不同机构存在多项债务记录的客户,应当从严审核,严格防范多头借贷风险。
“从目前银行披露的年度数据来看,信用卡发卡量的增速已经见顶,粗放式经营不但导致规模增长乏力,大量的外包渠道合作也让金融风险在逐渐累积。”王蓬博强调,因此也需要从顶层制度上进行要求,推动相关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更好地服务用户,在此基础上降低金融风险。
《通知》还对信用卡分期业务的最长年限进行了设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分期业务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分期业务期限不得超过五年。客户确需对预借现金业务申请分期还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者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据悉,信用卡业务整改过渡期为《通知》实施之日起两年,监管部门要求,存量业务不符合《通知》规定的应当在过渡期内完成整改。涉及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的,须在6个月内完成,改造后新增业务须严格符合《通知》规定。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国家卫健委:扩充重症救治资源,改善方舱医院环境,确保发热门诊全天候开放2025-07-06 05:20
亚马逊成全球首家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上市公司2025-07-06 05:04
购物节国货成绩亮眼 品牌建设还需久久为功2025-07-06 04:33
做好数字化“加减法”,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2025-07-06 04:19
美股短期还要跌10%?小摩:明年或迎来一丝转机2025-07-06 04:12
北京来福士购物中心11日暂停营业2025-07-06 04:07
辰奕智能专利仅3项核心技术两遭问询 胡卫清实控95.25%股权倒腾子公司套利724万2025-07-06 03:21
8名德企高管联名发文:继续利用中国活力推动刺激欧洲经济最符合德国利益2025-07-06 03:16
美对华大打芯片战 美企却慌了2025-07-06 03:00
外媒:马斯克取消推特员工远程办公 称推特可能破产2025-07-06 02:50
财政部发布“财政政策执行半年报” 提出下半年六大发力方向2025-07-06 05:21
快讯:股指期货大幅高开,4大指数期货主力合约均涨超2%2025-07-06 05:01
机构年度策略陆续出炉 聚焦产业升级领域2025-07-06 04:56
三年半亏损2.5亿元,思哲睿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故事不好讲2025-07-06 04:37
联合利华旗下洗护品牌The Laundress发布中国市场产品召回公告2025-07-06 04:22
经济日报:县域靠什么打造新标杆2025-07-06 04:21
波司登市值蒸发250亿!双十一假打折,股价真打折2025-07-06 04:01
市占率再提升!53家券商进入基金代销百强,华泰蝉联“一哥”,平安成权益代销黑马2025-07-06 03:57
Flex LNG延长三艘LNG运输船租船期限2025-07-06 03:39
11月10日美股成交前20:推特考虑鼓励用户将资金转入推特账户2025-07-06 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