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最艰难的就业季里,“双非”院校毕业生的出路在哪? 正文
时间:2025-07-06 05:04:2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三联生活周刊大四一整年,双非一本学校的李慧在职业选择上,一共经历了5次转向:找工作——考研——找工作——考事业编制——考“西部计划”。在校期间,李慧没有做任何职业规划,也没有准备好毕业,就面临了就业。
三联生活周刊
大四一整年,双非双非一本学校的最艰李慧在职业选择上,一共经历了5次转向:找工作——考研——找工作——考事业编制——考“西部计划”。业季业生在校期间,院路李慧没有做任何职业规划,校毕也没有准备好毕业,双非就面临了就业。最艰因此,业季业生在求职遭遇挫折后,院路她不断摇摆,校毕再一步一步退守,双非最终把目标锁定在老家的最艰一个基层单位。
今年1076万高校毕业生中,业季业生遇到就业困难的院路不止李慧一个,其中非985、校毕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更为残酷。因此,我们分别找到了双非一本、二本、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发现她们在就业时,都显得十分迷茫,没有坚定的目标,也更容易随波逐流。
求职碰壁后,三名学生在慌乱之下,心态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人因为焦虑,盲目地投递了4000多份简历;一人在学校安排下参加实习,却被领导拉上酒桌陪酒;一人远离了最初的理想,开始寻求体制内的稳定。
在做了不同的选择之后,她们最终走向的结局又会如何?以下是她们的讲述。
文 | 程丽雯
编辑 | 杨海
李慧:双非一本学校,新闻学专业
2021年秋招季,我是班上为数不多开始找工作的学生。大四上学期开学,班上大部分人都在准备考研,还有一部分选择直接躺平了,不考研,也不找工作,就等着毕业再说。
一开始,我没有受到这两种风气的影响,目标还是找工作。我来自西北地区一座城市,高考报志愿时,因为坚决不想留在省内,才来到了南方。学了新闻专业后,我总能在朋友圈刷到,学长学姐们分享大厂光鲜亮丽的办公楼,里面有食堂、咖啡厅,还有明星偶尔去扫楼,给人年轻有活力的感觉。所以我最憧憬的还是去一线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和策划工作,这也是以前很多新传毕业生选择的方向。
除了去大厂,我也没别的想法。去年整个九月份,我每天关注大厂招聘,但凡看到合适的岗位,都会投一份简历。但我的学历是普通一本,实习经历也不亮眼,简历投出去,基本没收到回复。偶尔,有几名HR在线上对我提问,但最后也不成功。
距离秋招过去一个月后,我还是没找到工作,不知道怎么办,感觉很迷茫。那时候,我身边大多数同学都在准备考研,一刷朋友圈,几乎是背单词的进度条。我就有了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考,我也考,能提升一下学历,还能暂时逃避找工作的压力。
一直到2022年2月,我考研没有上岸,又回到找工作的原点。那时候,我就有点焦虑了。等到春季招聘,学校所在市区又暴发了疫情,许多公司受防疫工作影响,进不了校园。辅导员把招聘信息整理成一个Excel表格,发给各个专业的学生。我从头拉到尾拉下来,没有看到一个心仪的岗位。因为来这所师范类学校招聘的,大多是小学、初高中学校,传媒类专业在这里断崖了,没有路可走。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暂时回了老家。在西北待了一段时间,我对大城市的向往被小城的安逸冲淡了。再加上父母总对我说,女孩子毕业了,得找个稳定的工作,到点结婚生子,不需要有多大追求。我听下来,感觉他们说得也对,在本地找个稳定的工作就挺好,父母也能安心。就这样,我再次做了转向,开始准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考试。
选事业编单位的时候,我发现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每个岗位都有很多人报考。像我曾实习过的一家单位,今年一共开放了8个岗位,在截止日期之前,有3个岗的报考人数已超过400人。另一个县级人力资源与保障局的管理岗,也报得特别满(竞争比例达到311 : 1)。
关注了几天下来,我直接绕过了报名人数太多的地方,因为感觉自己没那么优秀,报了希望也很渺茫,还不如找一个容易上岸的岗位,最起码能先有个工作。
在我们这边,虽然越往贫穷的地方走,报考的人数越少,但我不想去太偏远的地方,毕竟家不在那边,出行不方便,住宿不好安排,更主要的是不好发展。选来选去,我最后报考了一个区级的综合执法大队,其实就是城管。虽然做的是普通文秘和宣传工作,日常就是拍个照片,写个简报,但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单位离家近,出门骑个小电动20分钟就到了。
到了六月下旬,我已经辛苦备考了两个月,可成绩出来后,还是没过线。我又开始为工作发愁,偶然有一天,我在某个群聊里刷到了“西部计划”的相关消息(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自2003年以来,每年会招募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开展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了解到我们省今年“西部计划”从380名扩招到640名。我重新看到了希望,二话不说报名了,选择了乡村基层党建和青年工作这一专项,录取后还可以留在市区工作。
这之后,我又开始着手准备“西部计划”考试,一直到六月底,成绩出来了,我比分数线高出了7分。很快,我就收到通知,于7月4日带着学位证、学位证复印件去市区的工作点参加复审,做完体检后就可以办理入职。在这个体制内的基层单位,我拿到手的工资是每月3240元,和单位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最多能签三年,相当于拥有了短暂的编制。之后,我打算接着复习,参加省公务员考试,希望一次性考到位之后,继续参加选拔,到更好的单位去。
王琳:二本学校,俄语专业
我就读于河北一个二本学校,俄语专业。高考报志愿时,我首先考虑的就是语言类专业,一是可以不用学数学,二是对语言也比较敏感。只不过当时,我报的第一志愿汉语言文学没录上,才读了一个小语种。
大一入学,学校的职业规划课很水,同学之间也不会讨论,所以我完全没考虑找工作的问题,对未来的规划也不明确。一直到大三下学期,老师问我们是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我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有过考研的打算,但后来感觉准备时间太长,怕自己坚持不下来,就选择了找工作。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劳动力萎缩加投资放缓,美国高利率或难持久2025-07-06 04:59
自动驾驶安全吗?特斯拉狂热粉丝用女儿来做实验2025-07-06 04:54
英国石油太阳能合资企业Lightsource bp加速进军澳洲市场2025-07-06 04:36
种植牙集采迫近,多地已试点种植牙限价支付2025-07-06 04:28
金融16条出炉!金融支持房地产再加码 市场解读七大看点2025-07-06 04:23
【教育有料】经开区两所公办校落地亦庄 抽查学生用品8组批不合格2025-07-06 04:18
聚焦疫情防控、助企纾困等 北京财政前7月支出超4300亿2025-07-06 04:17
消息人士:腾讯目前没有计划出售美团股份2025-07-06 03:44
多家基金公司上报北证50指数基金 包括易方达、华夏、富国、汇添富、南方、嘉实、招商等2025-07-06 03:32
美政客窜访“作秀”台舆论质疑“还要陪他们玩下去?”2025-07-06 02:21
鸿达兴业及大股东债务危机“殃及池鱼”:5万吨氢能项目实施主体成“老赖”,进军新能源好梦难圆2025-07-06 04:51
连续5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究竟还要热多久?2025-07-06 04:49
特斯拉公路遇马车无法识别:显示模型反复变化惹人发笑2025-07-06 04:30
水电外送量全国第一,这个大省为何还缺电?2025-07-06 04:15
“这是最大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之一”澳企纷纷转向中国寻商机2025-07-06 04:04
龙湖集团回应网传将于8月底破产:谣言,已报案并获受理2025-07-06 04:00
国家数据中心密集开工 算力世界“神经网络” 再进化2025-07-06 03:41
沃尔玛Q2营收同比增长8.4% 重申下半年业绩指引2025-07-06 03:25
机构发布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首套利率再下行,18城降至“3字头”,创新低2025-07-06 03:19
17部门: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建立用人单位保障生育激励机制2025-07-06 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