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林:碳中和与共同富裕
中国碳中和创新论坛首届研讨会暨博智宏观论坛月度例会日前同步召开。刘培林碳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和研究员刘培林出席并演讲。共同
1.由于中低收入人口相对消费量低、富裕生产活动的刘培林碳排放量也相对较低。没有配套政策的中和碳中和政策会低估中低收入人口的相对减排贡献。
2.减排会导致产业结构、共同生产的富裕技术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这会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失业,刘培林碳降低一部分的中和相对收入水平。同时,共同从经济学上看,富裕碳中和一定会将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刘培林碳碳排放负外部性内部化,而内部化一定要付出成本,中和从而会冲击一部分人的共同福利,这对于中低收入人口的影响大于对高收入人口的影响。因此,没有配套政策的碳中和政策,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因减排而失业的和中低收入人口的福利。
3.实现碳中和必须给碳排放定价。碳税政策是一个选项,但其最大劣势是不能保证合意的减排量,而排放配额+交易的安排,则能够保证合意减排量。
4.公平分配排放权加交易,是兼顾碳目标和共同富裕两个目标的最好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排放权益直接界定到人。企业不再自动具有排放权,所需排放空间需要从市场上进行购买;对于由此导致的企业税负增加,可按税负中性原则核减其他税负予以抵消。
这种安排可以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到减排中;于中低收入者而言,这是等价交换而不是非足额的补偿,是体面地获得交易收入而非如接受救济那样获得转移支付;这种安排也有助于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进程。
本文系刘培林研究员在“中国碳中和创新论坛首届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
目前碳中和的政策政策设计如不将公平正义考虑其中,会低估中、低收入人口对减排的贡献。一方面,中低收入人口消费量相对较低,排放相对较少,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也主要是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领域。另一方面,减排政策若无相应配套政策,会对一部分人造成冲击。减排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变化,一定会导致部分人群失业和收入降低,这需要得到关注。此外,碳达峰碳中和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意味着要把排放的外部性内部化,内部化就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成本提高进而会在相对价格上反映,将会冲击部分人群的福利,这对中低收入人口的影响要大于对高收入人口的影响。
因此,要以公平分配排放权加交易的方式,兼顾碳目标和共同富裕两个目标。首先,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给碳排放定价。碳定价有两个主要政策工具,其一是碳税,其政策落脚点在于将碳排放总量控制住,而碳税政策的特点是固定价格,同时把排放量交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碳税最大的劣势就是并不能保证最终碳排放量符合减碳目标。与碳税相对应的另一个碳定价政策工具,是排放权配额+交易,该政策工具最大的优势是能够保证排放量符合减排目标,但不能保证碳排放价格稳定。
其次,排放权配额加交易的安排,如何能够在确保减排的同时,兼顾共同富裕呢?10多年前,我主张把排放权界定到电厂或省市。今天,我认为应该将排放权直接地、完全平等地界定到每位居民。在此制度之下,企业不直接具有排放权,生产活动所需排放空间需要从向个人购买。针对企业负担可能增加的问题,可按税负中性原则,相应核减企业一定量的其他税负,比如所得税,最终使企业的总税负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当然,从宏观的税负中性原则下核定的新税率安排下,有些企业效率高,而有些企业则会被淘汰,减排将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实现。预期还将产生其他政策效果,如地方为获得排放空间而愿意吸纳更多流动人口,可能会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还将促进全社会动员共同促进碳减排,社会成员具有公平界定的碳排放权,中低收入群体可通过等价交换体面地获得收入。目前已经有企业能够提供个人碳账户工具,记录个人的碳足迹。而且,我国在这次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创设了直接针对每个人的行动轨迹记录工具。由此可见,我们有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最后,如能够实施将引领人类社会的碳中和和共同富裕两个伟大而崇高的目标。碳中和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国家的行动目标,其他国家包括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旗帜鲜明地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共同富裕则鲜明地作为我国的奋斗目标,富有凝聚力、更加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以这样的政策安排来实现减碳和共同富裕,是真正的引领。
- ·拜登庆祝80岁生日 成美国首位任职期间满80岁的总统
- ·浙江江山:首套房首付20%、二套首付30%,还发购房补贴
- ·俄罗斯暂停捷克和保加利亚飞机维修公司执照的效力
- ·商务部:指导地方以渠道下沉为主线,推动完善县域商业体系
- ·河南安阳火灾初步判定为违规作业引发事故
- ·苦不堪言的欧盟:再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通胀将创新高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属正常职能整合 受影响员工不足1%
- ·英特尔告知客户将对一系列芯片涨价 供需逆转之际额外考验定价权
- ·北京顺义: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坚决杜绝聚集性疫情发生
- ·欧元兑美元跌破1:1 一分钟看懂欧元诞生以来23年极简史
- ·通胀持续爆表迫使美联储加息路径更激进,警惕“黑天鹅”风险
- ·2022家装消费趋势报告发布:消费者最担心材料问题
-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
- ·币圈“惊雷”彻底落下:加密借贷平台Celsius申请破产保护
- ·中国平安:上半年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合计4290亿元
- ·美国6月CPI破9,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概率飙升
- ·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 ·减持利尔化学比例达5%时未及时履行报告、公告义务且未停止减持 中通投资收警示函
- ·兴业银行:已介入的且存在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较小
- ·西安: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全部直接存入专用监管账户进行监管
- ·首创证券IPO首发过会 被追问公司与第一创业证券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等问题
- ·爱立信盘前跌超9% Q2核心利润不及预期
- ·全球粮食危机有解了?俄乌距达成粮食运输协议只“差两步”
- ·超40度高温来袭!虚拟电厂火了:多只概念股暴涨
- ·20cm涨停,叕叕创新高!这个题材大爆发,“从0到1”,业绩高增长概念股名单出炉
- ·Intel突发通知要对处理器等芯片涨价:13代酷睿或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