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疫情退了,物价飙升:跑腿公司好日子没了 正文
时间:2025-07-07 09:37:1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跑腿平台Instacart削减上市规模文/郑峻疫情红利结束,通货膨胀飙升,科技类股大跌,那些疫情期间强劲增长的“疫情股”的好日子彻底结束了。而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疫情股,跑腿平台Instacart也经
文/郑峻
疫情红利结束,疫情退了通货膨胀飙升,飙升科技类股大跌,跑腿那些疫情期间强劲增长的公司“疫情股”的好日子彻底结束了。而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好日疫情股,跑腿平台Instacart也经历了残酷落差:不仅业务大幅下滑,疫情退了连上市都大打折扣了。飙升
发售现有股份为主
根据投资机构本周透露的跑腿消息,Instacart高管已经明确告知潜在投资者,公司他们并不打算发行太多新股筹集资金,好日而会以发售员工现有股份变现为主,疫情退了尤其是飙升早期员工所持股份。
这个消息并不令人吃惊,跑腿也早在外界预期之中。公司去年就有消息传出,好日Instacart不会采用传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方式,而是采用比较少见的直接上市的方式。
在公司上市这方面,总有一些公司选择不走寻常路,尤其是科技公司。2004年谷歌就选择直接跳过承销商,以公开竞标的“荷兰拍卖”方式发行股份。近年来更有多家新贵选择直接上市,而不是公开募股。最知名的就是2018年上市的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和次年上市的协作办公平台Slack。
与传统IPO方式相比,直接上市没有承销发行的环节,也不需要承销商。因为不发行新股,意味着并不需要更多融资,也不需要受到禁售期的限制,因此股票拥有更大的流动性,方便公司员工和股东随时抛售自己的持股。
但两者存在明显差别的是,Spotify和Slack选择直接上市是因为对自身业务充满信心,也没有太大的融资需求。而Instacart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决定跳过承销商和IPO,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对自身估值没有太大的信心,也对发股融资没有什么预期。
现在的市况,显然不是IPO的好时机。由于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触及40年高点,急于遏制通胀的美联储今年以来已经连续三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频频加息不仅给美国经济踩下了急刹车,更让投资者担忧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美国股市结束了过去两年因为美联储无限放水的大牛市,今年以来急转直下大幅走低。过去两年领涨股市的科技类股,这回也是下跌最惨的行业。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了30%,而Meta、Netflix等公司更是跌幅超过了40%。
股市严寒,自然会让科技公司选择按下上市暂停键。到本周三,美国股市已经有238天没有出现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的科技公司IPO,这也创下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长时间科技公司上市荒记录。移动支付公司Stripe或许是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创业公司(接近千亿美元),他们也无限期推迟了IPO计划。其他疫情红利股目前股价也走势艰难。外卖平台DoorDash股价已经缩水超过一半,现在的市值只有220亿美元,只有2020年巅峰市值的三分之一。
股东员工着急套现
那么Instacart为什么还要在这样的股市寒冬中直接上市呢?他们真的等不住了。直接上市没有禁售期,投资者、高管和早期员工们可以迅速售股变现;不必继续等待解禁。
Instacart创办于2012年,已经有十年历史,在硅谷已经算是一家老公司了。对那些早期员工来说,上市是他们在这家公司工作多年的最大期盼,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也热切希望可以变现投资回报。
股票上市就有了流动性,这在现在的市况下也是一个小小的优势,有助于Instacart从其他创业公司吸引员工,因为在目前的市况下,能上市已经是员工们的福音,其他创业公司的上市计划更是遥遥无期。
实际上,Instacart员工已经没多少耐心了。一位Instacart的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今年7月底Instacart曾经通知员工参加周四上午十点的“重要”全员大会。大家都以为公司会在这次会议上宣布上市消息。因为此前公司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梅塔(Apoorva Mehta)宣布,一旦公司上市他就会隐退。
然而,这场会议持续了数个小时,却始终专注于讨论公司业务与产品更新,而对上市计划只字不提。员工们抱着满满的心参会,最终却只能带着失望回去工作。“往好了想,至少公司没有宣布裁员”,这位员工回忆那次会议时自嘲。
现在直接上市或许是Instacart在当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Instacart上一次融资还是在2021年3月,他们以39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了2.65亿美元,筹集资金完全来自于现有股东,包括风投巨头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和红杉资本,以及富达投资(Fidelity)和普信(T. Rowe Price)等等。
那是Instacart最后的美好时光。Instacart筹集这笔资金是为了招聘人才,提振业务,在上市之前冲一把业务量。投资者们也期待着从当时红红火火的股市中变现,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创始团队和高管员工更期待着上市,他们将因此变成千万慎之亿万富翁。
但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一年之后已然是天差地别。今年3月,Instacart的估值已经暴跌了40%,降到了240亿美元,几乎跌到了2020年的水平。按照这样的估值缩水势头,去年投资者追加的投资基本是砸了水漂。
然而,此次估值暴跌却是Instacart股东和高管们愿意看到的。因为按照2022年的股市状况,现在的Instacart根本不可能以39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不太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在二级市场上,Instacart股票的交易量极低。主动大幅降低估值,有助于Instacart股票恢复公允价格,才能帮助股东和高管们售股套现。
疫情带来高速增长
虽然Instacart已经有十年历史,但真正全面普及和迅猛增长还是在2020年3月之后。新冠疫情在美国全面爆发,各地纷纷陷入停摆居家。由于担忧病毒肆虐,诸多线下商店被迫关闭,“居家避难”的民众纷纷转向网购采购日常用品,而Instacart这样的跑腿采购平台则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增长期。
在美国疫情全面爆发和各地停摆之后,Instacart的应用下载量就暴增了218%,订单数增长了三倍以上。为了满足急剧飙升的送货需求,Instacart不得不紧急在全美各地招聘了30万名送货员。从每日生鲜到日用百货再到常用药品,只要商店里有卖,Instacart就能送货到家,而且还可以无接触交付。
当时因为各地停摆而暂时失业的Lyft司机们,成为了Instacart最理想的劳动力来源。当年8月,Instacart与美国超市巨头沃尔玛达成合作协议,在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等地推出当日送达服务。
2020年是Instacart业务的黄金时光。那年10月,Instacart在现有投资者筹集了2亿美元,估值达到177亿美元。比起2018年底时期的78亿美元估值翻了一倍多。仅仅半年之后的2021年3月,这一估值又飙升到390亿美元,翻了整整一倍多。
当时的估值飙升是有数据支撑的。2021年Instacart营收继续增长了20%,达到18亿美元。根据市场调研公司YipitData的统计数据,去年美国日用品递送服务市场,Instacart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2%。
Instacart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没有自己的商品仓储。用户在他们网站下单之后,Instacart的买手(送货员)就从合作的线下商家处提货再送到消费者手中。当然,Instacart上的商品定价是高于合作商家的,此外消费者还要支付服务费和配送费,还要给送货员至少5%的小费。
这种纯跑腿模式给Instacart带来了轻资产优势,但随着疫情爆发之后业务猛增,Instacart也不得不面临着劳资纠纷的压力,甚至引发了政府部门的介入。几乎从2020年3月开始,送货员们就不断威胁组织罢工,要求Instacat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要求提供疫情工作补贴,要求为密接与感染的送货员提供带薪隔离与病假。他们的诉求也引发了工会组织的吸纳投票,更吸引了各地政府的介入施压。
当年6月,华盛顿特区司法部长的亲自谈判下,Instacart终于同意为送货员提供带薪病假以及远程诊断服务。2021年1月,Instacart首次开始裁员,但主要针对那些参加工会的员工,当然官方理由是因为合作商家开始转用自家的送货服务。
成都、攀枝花公积金一体化 异地购房可回缴存地申请公积金贷款2025-07-07 09:08
10190万千瓦!浙江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创新高2025-07-07 09:06
申万宏源王胜:市场风险偏好还会再次面临挑战,对指数牛市不宜期待过高2025-07-07 08:59
特斯拉苏州钣喷中心起火,原因正在调查,特斯拉正与车主沟通协商2025-07-07 08:45
戴尔科技涨近4% Q3营收、利润均超预期2025-07-07 08:43
碧水源-良业:拾光买卖街亮相《人民日报》 “文化数字化”获赞2025-07-07 08:20
注意!一场“大风暴”正在酝酿2025-07-07 08:20
穿刺龙头现重大重组!康德莱医械出表,康德莱净资产净利润恐腰斩?2025-07-07 08:04
24家险企人身保险产品有问题被通报!涉及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华夏人寿等2025-07-07 07:05
国家卫健委: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逾75500亿元2025-07-07 07:02
北京延庆新增1名核酸阳性人员,一地划定高风险区2025-07-07 09:29
司法局介入调查“贵州一中学7两花椒过期被罚6.5万元”事件2025-07-07 09:11
金风科技拟于8月15日派2021年度末期息每股约0.29港元2025-07-07 09:03
\2025-07-07 08:51
社科院支振锋:在新起点上推动香港创造更大辉煌2025-07-07 08:20
王力:对当前我国金融政策的解读2025-07-07 08:08
最新!中国建设银行重要公告:这两种卡8月31日起正式退市2025-07-07 08:06
申万宏源王胜:2012年是今年市场的可比年份 投资者心态有神似之处2025-07-07 07:39
A股半年业绩上演“冰与火”:有的赚277倍 有的亏10000%2025-07-07 06:59
稳就业!北京、河北、江苏、河南、湖南、宁夏有实招2025-07-07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