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牛股3个月暴涨超3倍!公司回应:相关业务短期内尚未盈利

9月21日,钠电钠离子电池概念股逆势大涨,池牛(002866)收获9月份以来第7个涨停板,股个关业报收49.41元/股,月暴应相盈利创历史新高。涨超近三个月来,司回尚传艺科技涨幅已超300%,期内在钠离子电池指数成份股中排名首位。钠电
当日晚间,池牛公司发布股价异动公告,股个关业特别提示了钠离子电池项目风险,月暴应相盈利表示项目虽已具备中试生产条件并即将投产运行,涨超但实际收益受未来产能投放的司回尚节奏和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期内且公司钠离子电池处于产能建设阶段,钠电短期内尚未盈利。与此同时,钠电池属于新的技术产品,需要新开拓终端市场和需求,市场的培育和开拓也存在不确定性。
9月22日上午,传艺科技盘中遭遇下跌,截止9月22日午盘,该股下跌6.98%,报45.96元/股。
传艺科技本轮上涨行情开启于6月下旬。6月22日,公司宣布全资子公司智纬电子将与海盈汇鑫企业及自然人杨磊、杨崇义设立合资公司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传艺钠电”),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及相关原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中智纬电子以75%的持股比例拥有传艺钠电控股权。消息一出,传艺科技立即在二级市场受到追捧,6月23日-7月1日连续收获7个涨停。
传艺科技的暴涨行情受到监管部门关注。7月4日,深交所向传艺科技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就技术、资金、人才、客户等资源储备情况及机构投资者调研信息等进行说明,充分提示风险及不确定性,明确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或其他信披违规情形。
时隔一个月,8月5日,传艺科技又再度加码钠离子电池布局,宣布将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出资设立江苏传艺钠离子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整合内外部研发资源,孵化新的盈利增长点。
8月31日晚间,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领域再传新消息:传艺钠电钠电池生产设备及装置安装调试进展顺利,已具备中试生产条件并即将投产运行。9月7日,传艺科技又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合资设立控股公司江苏传艺钠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拟投建一期5万吨/年、二期10万吨六氟磷酸钠生产线,布局钠离子上游材料。按照计划,项目一期计划于2022年11月份开工建设,2023年3月份投产,投产后半年内,实际产能应达到规划产能的50%;投产后第一年后,实际产能应达到规划产能的90%以上。前述消息再度助力传艺科技上涨,自9月1日以来,公司累计收获7个涨停,阶段涨幅超80%。
从近期接待投资者调研的情况来看,传艺科技对钠离子电池业务充满信心。公司表示,前期在相关领域已有将近10年的研发储备投入,技术水平处于领先位置,整体的规划是今年中试线投产,明年第一期2GWh投产,后面有二期8GWh项目投产,整体项目进度很快,比之前设定时间大幅提前。从能量密度角度来说,钠电池能做到160-180Wh/Kg左右,能够部分替代磷酸铁锂。
据测算,磷酸铁锂目前价格在0.85-0.95元/Wh之间,传艺科技预估钠电池售价在0.6-0.7元/Wh之间,具有价格优势;成本方面,钠电池价格成本预计在0.35-0.45元/Wh之间,毛利率约30%-40%。不过,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与产业较为成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电池行业在规模化量产到来之前,目前存在产业链不健全的瓶颈,企业需要自建供应链,而后续降本还有赖于垂直整合。
相关文章
- 记者 吕新文据微信公众号“武汉发布”11月22日消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倡议书》,倡议市民朋友“单位-家庭”两点一线,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前往公共场合,非必要2025-07-09
- 近日,北京市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方案》明确指出,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边查边改、集中整治和2025-07-09
降价进医保后首份年报全披露:国产PD-1“四小龙”哪家欢喜哪家愁?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4月22日讯记者 王俊仙)随着今晚披露年报,国产PD-1“四小龙”去年相关产品销售战况全部出炉。财联社记者通过对比发现,国产PD-1产品降2025-07-09抹去“卢布支付令”以来所有涨幅 欧洲天然气价格回落原因何在?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不友好”国家以卢布支付天然气费用之后,欧洲天然气价格曾短暂上涨,但目前已经回吐了所有的涨幅。截至发稿,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涨0.93%,至每兆瓦时100.995欧元,比3月232025-07-09- 当哈里发体育场的看台上响起英格兰球迷“HEY JUDE”的歌声,“三狮军团”以6比2的大胜开启卡塔尔世界杯之旅。19岁的祖德·贝林厄姆不仅攻入个人英格兰成年队首球,还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位进球的00后球2025-07-09
- 4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梳理去年 重点领域消费侵权现象过度收集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互联网平台以收集个人信息甚至隐私的方式,提供“免费”或“个性化”服务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