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霍建岗:对美一边倒绝非日本“大国化”捷径 正文
时间:2025-07-06 18:01:0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作者:霍建岗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副研究员)日本外相林芳正和经产相萩生田光一将于本月底到访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日美经济政策磋商委员会”经济版“2+2”)首次会谈
原标题 霍建岗:对美一边倒绝非日本“大国化”捷径
作者:霍建岗(作者是大国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副研究员)
日本外相林芳正和经产相萩生田光一将于本月底到访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日美经济政策磋商委员会”(经济版“2+2”)首次会谈。霍建继安全版“2+2”后,岗对日美在经济领域也正加紧协调。美边
据日媒透露,倒绝这次会谈的非日主题是“经济安全”,半导体供应链将是本捷重点议题之一。对于美国鼓噪推动对华“脱钩”,大国化日本从一开始的霍建遮遮掩掩到不久前通过经济安保推进法案,正在贸易限制和技术转移壁垒等方面逐步跟上美国脚步。岗对通过经济版“2+2”机制,美边日美将进一步协调构建“自由民主供应链”。倒绝这种对所谓“价值观”的非日重视也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会谈寻求制定“人权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本捷统一标准”,日美还将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以及下一代半导体等方面进行联合研发并加强“保护”。大国化按照日媒说法,会谈目标大而言之就是制定“国际标准”,并将日美确定的标准推广到G7以及“印太经济框架”中,实现日美在经济上的“主导”。
日本在俄乌冲突发生后极力“祸水东引”已经体现了对美国的亦步亦趋,这次经济版“2+2”也是这条延长线上的产物。日本之所以如此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将“对美一边倒”视为“大国化”捷径,将被美国重视视为自身“价值”的证明。在深陷经济停滞时,日本曾对国家未来有过动摇,但安倍2012年底上台后提出“俯瞰地球仪外交”,要让日本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当下日本的“对美一边倒”目的也被描述为提升日本国际地位,加强与美国“一体化”被日本一些人当成了“大国化”的跳板。但日本这样做的代价也相当大,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要让自己更紧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经济版“2+2”很大程度上成了日本配合美国全球战略尤其对华遏制的最新步骤而已。
过度强调“经济安全”,任由政治干扰正常经济与技术交流,这反映出日本在国家利益上的迷失,是对外错误威胁观的“自我实现”。日本领导层预设了一个前提,即中国是日本成为“大国”的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对日本的“威胁”。当这种执念越来越深时,就会出现“邻人偷斧”的心理困境。无论中国怎样,都会被视为是对日本的所谓“威胁”。这种执念也严重扭曲着日本上下对国家利益的理性和正确判断。客观而言,开放共赢的经济与技术合作更能带来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意识形态先行甚至将事事都看作“威胁”,就很容易导致采取各种措施阻断正常的经济和技术交流。事实上,日本经济界对政府过度强调所谓“经济安全”一直颇有疑虑,因为人为的阻断不仅会伤害他们的利益,实际也有损日本国家利益。但问题是,当日本政界、被右翼保守势力灌输错误认识的民意都认为“亟需强调经济安全”的时候,某种不受挑战的“政治正确”就产生了。日本正在这条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日美经济版“2+2”就是新的体现。
日本右翼势力显然在为能与美国“共同制定规则”沾沾自喜,但一个很可能被他们故意忽视的事实是,为美国“规则霸权”张目也会伤及日本自身。美国霸权的特征之一就是无视真正的国际规则,而将自己的“邦规”强加在别国身上。日美首次经济版“2+2”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讲规则”,不仅要讲“经济安全”中的“人权规则”,还要讲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所谓“透明性、可持续性规则”。其实日美心知肚明,它们“讲规则”并不是真正为了什么“人权”,也不是真正为了亟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好,而是通过强调“规则”来攻击和制约中国。但这真对日本好吗?日本也曾深受美国“长臂管辖”之害。有日媒认为日美这次经济版“2+2”会谈将就所谓“排除人权侵害的供应链”制定统一标准,就有利于日企在国际市场免受美国禁止进口等措施的威胁。但实际结果会是那样吗?非常值得怀疑。因为美国的规则霸权说到底是为美国一国利益服务的,如果有日企动了美国的奶酪,美国一样不会留情。
国会参议院选举后,日本舆论热炒所谓岸田接下来的执政任期将是所谓“黄金三年”。但正是出于对当前日本外交政策走向的“担忧”,日本一些学者或前政界人士先后就日本应在中美之间如何“站位”提出自己理性的看法,在总体上对华强硬的日本舆论场中显得颇为“突兀”。比如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神保谦提出应寻求并非一边倒与中国对立的道路,日本防卫大学前校长五百旗头真提出“日美同盟+日中协商”,而自民党前副总裁山崎拓则对现状非常不满,直指“日本不能成为中国的敌国”“不能只跟在美国屁股后边跑”。他们显然希望岸田政府能对日本真正的国家利益有更清醒的认知,进而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新路,而不是继续顺着安倍确定下来的道路“惯性行走”。
世界杯背后的万亿城市,原来这么“潮”2025-07-06 17:53
上海疾控专家:今年中暑人群较去年多,有快递员因热射病去世2025-07-06 17:50
二季度上海中央商务区办公楼租金平稳,大宗市场仍领跑全国2025-07-06 17:12
北大校长龚旗煌:北大将发挥优势 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5-07-06 17:05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2025-07-06 16:57
中小券商为何希望上市2025-07-06 16:55
TCL科技上半年净利降逾八成:面板周期底部,光伏表现亮眼2025-07-06 16:14
专家详解河南村镇银行垫付资金来源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 这场通气会信息量很大2025-07-06 16:10
找准现代化建设着力点和突破口,更好锻长板、扬优势、优布局、强功能!陈吉宁调研徐汇区2025-07-06 15:48
银保监会回应房企楼盘延期交付: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2025-07-06 15:34
河南安阳火灾初步判定为违规作业引发事故2025-07-06 17:37
马斯克特朗普友情破裂2025-07-06 17:18
15分钟医疗点覆盖九成家庭,把更多患者留在基层2025-07-06 17:14
IMF再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2025-07-06 17:01
日本松下将强化海外业务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拟增至2成2025-07-06 16:27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耘:对阳性康复者就业歧视说不2025-07-06 16:12
因“勾结”Uber被猛批 马克龙高调回应:不后悔 感到非常自豪2025-07-06 16:07
斯里兰卡破产只是开始,美联储加息和强势美元或“摧毁”全球经济2025-07-06 15:30
竟敢掩盖不良贷款!踩雷隆鑫后,重庆农商行因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2025-07-06 15:29
欧元对美元汇率再创新低2025-07-06 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