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德信中国倒在“黎明”之前,宣布无法按期兑付唯一美元债 正文
时间:2025-07-05 21:45:5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近两周来,房地产重磅利好政策频发,“第二支箭”、“金融16条”以及“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新政出台后,业界普遍认为房企最严酷的“寒冬”已经过去,对于未出险的优质房企来说,“黎明”即将到来。不过,
近两周来,黎明房地产重磅利好政策频发,德信倒“第二支箭”、中国债“金融16条”以及“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新政出台后,前宣期兑业界普遍认为房企最严酷的布无“寒冬”已经过去,对于未出险的法按付优质房企来说,“黎明”即将到来。美元
不过,黎明在这个关键时刻,德信倒仍有房企选择不按期兑付境外美元债。中国债近日,前宣期兑浙系房企德信中国公告称,布无将对旗下12月到期的法按付唯一存续美元债进行交换要约。除该笔美元债外,美元德信中国境外再无其余存续债务。黎明
德信中国此举让部分业内人士感觉可惜,因为在此之前德信已经是较为积极还债的民营房企之一,一直按时兑付债务,未出现过境外债公开违约。
因此,有德信中国的美元债持有人质疑道:“此时选择不按期刚兑,将导致新增融资渠道彻底关闭,无法享受到‘第二支箭’金融支持政策的红利,目前暂无任何一家出现债务违约、展期的房地产企业出现在中债增进支持发债的清单上。”
根据德信中国公告,该公司将就至少3.13亿美元或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额的90%开始交换要约。现有票据的交换要约于2022年11月18日开始,并将于2022年11月30日下午四时正(伦敦时间)届满,除非本公司另行延长或提早终止则另作别论。
从德信中国的角度来说,其今年前6个月的未经审核合约销售总额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55%,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状况仍将承压。德信中国方面表示,该交换要约若顺利完成,可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延长公司的债务期限及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倘若交换要约未能成功完成且公司无法延长现有票据的到期日,则公司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债务重组方式,包括根据重组支持协议(其形式载于本交换要约备忘录附录A)的条款诉诸安排计划以实现现有票据的重组。
尽管德信中国除了这笔3亿多美元的境外债务外,已无存续离岸债务,但是其境内债务压力仍然沉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于今年10月下旬曾将德信中国家族评级(CFR)从“Caa1”下调至“Caa2”,并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2”下调至“Caa3”,展望为负面。
穆迪称,截至2022年6月,德信中国106亿元人民币的无限制现金,加上经营性现金流,将不足以覆盖在此期间所有到期的债务,该公司在未来6-12个月内有相当规模的债务到期。
一位杭州房企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德信境外债将要违约对于浙江行业内人士来说并不意外,德信流动性危机出现已久,今年已经多次出售项目或退出项目股权。
为了缓解压力,德信曾不惜亏损千万卖项目。今年5月时,德信以4.54亿元的价格转让了项目公司杭州海衍科技有限公司54.54%股权,该项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转让时建筑施工已完成,就出售事项对公司的财务影响,德信中国当时表示,参照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的应付代价,及目标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未经审核资产净值,公司预期将录得未经审核除税前亏损约1404万元。
“倒在‘黎明’前应该是无奈之举,这反映出部分民营房企的流动性危机仍未解除。”一家已出险千亿房企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说道。
成都拟出台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推进算力赋能应用2025-07-05 21:41
上市公司年内大额订单全扫描 基建屡获百亿“大单” 新能源行业销售火热2025-07-05 21:31
剑指全球正极材料行业龙头 容百科技第三季增收不增利2025-07-05 21:30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超94亿!同比增长超1.8倍2025-07-05 20:34
赞助世界杯金额过亿,但现代起亚在中国正退出主流视野2025-07-05 20:33
【儿研所儿医说】缺铁性贫血知多少2025-07-05 20:17
长城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巍:强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时代性,以公司高质量发展献礼党的二十大2025-07-05 19:24
31.11万亿!前三季度进出口增9.9%2025-07-05 19:11
工信部:支持更多符合条件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2025-07-05 19:10
天风证券两大股东成一致行动人,湖北国资旗下宏泰集团将成控股股东2025-07-05 19:08
瑞银为Snap辩护:放缓的增速或已于7月见底2025-07-05 21:45
韩国根据大象鼻研发机器手2025-07-05 21:28
煤炭三季报盘点:陕西煤业暴赚近300亿 10股净利同比翻倍 焦煤企业获机构青睐2025-07-05 20:59
半导体板块掀涨停潮,机构:双重利好驱动,需求有望井喷2025-07-05 20:52
零跑汽车IPO:三年合计亏损约44.7亿元,卖一辆“亏”6.5万!资本还会为风口买单吗?2025-07-05 20:46
个人意见|深陷高口碑低热度怪圈,B站为何坚持做自制剧?2025-07-05 20:28
增强型ETF再次迎来新成员 南方上证科创板50成份增强策略ETF正式上报2025-07-05 20:26
谁将成为下任英国首相?英媒:财政大臣不会参与竞争,特拉斯前对手“意愿强烈”2025-07-05 20:04
中国电建:1月至10月新签合同金额为8761.4亿元,同比增长55.49%2025-07-05 19:54
雷军最新发文!点名小米造车唯一成功路径:跻身前五,年出货超1000万辆2025-07-05 19:28